吴文化网站--首页
     
 
吴郡图经续记
(宋)朱长文撰( 南京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08-01 )
[提要] 《吴郡图经续记》系私撰,作者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除卷首目录外,上卷含封域,城邑、户口、坊市、物产、风俗、门名、学校、州宅、南园、仓务、海道、亭馆、牧守、人物十五门;中卷含桥梁、祠庙、宫观、寺院、山、水六门;下卷含治水、往迹、园第、冢墓、碑碣、事志、杂录七门。从门目上看,该书因事立目,分门别类,比唐陆广微《吴地记》门目多一倍有余,几乎涉及苏州地区情况的各个方面。
[标签] 地方志;苏州古城;苏州传世名著;经史子集;电子书
 

折叠 本书简介

 

吴郡,古地名,秦汉间分会稽郡置,治所在今苏州市。苏州地区宋时为平江府,这里以古名吴郡代之。据考,苏州地区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书为唐陆广微撰《吴地记》,第二部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所编《吴郡图经》(已佚),紧随其后者即为《吴郡图经续记》。

图经是一种较古老的地方志类型。它最早出现于东汉,至南宋逐渐被正式方志所取代。据考,南宋之前图经以全帙而存者只《吴郡图经续记》一种。

《吴郡图经续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除卷首目录外,上卷含封域,城邑、户口、坊市、物产、风俗、门名、学校、州宅、南园、仓务、海道、亭馆、牧守、人物十五门;中卷含桥梁、祠庙、宫观、寺院、山、水六门;下卷含治水、往迹、园第、冢墓、碑碣、事志、杂录七门。从门目上看,该书因事立目,分门别类,比唐陆广微《吴地记》门目多一倍有余,几乎涉及苏州地区情况的各个方面,其门类的设置有几点值得注意:其一,门类设置以地理为重,首篇记封域,其内容以吴国开创为重点。其二,此书因事设目,一些门目颇能反映地方特色。如苏州地区近海,且湖泊、河道密布,故书中特辟"海道"、"治水"二门,给以重点记载。其三,十分重视当地文化古迹。此外,此书内容统合古今,资料丰富。 

折叠 

折叠 流传版本

 

本书有《学津讨原》本、清同治江苏书局刊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本。

作者简介

 

朱长文(1039—1098)北宋书学理论家。字伯原,号乐圃、潜溪隐夫,苏州吴人(今属江苏)。未冠,嘉祐四年(1059)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以父忧去职,举进士,以病足不肯试,筑室乐圃坊,著书阅古,吴人化其贤,士大夫过者,以不到乐圃,遂名动京师。元祐中(1089)起教授于乡,召为太学博士。还秘书省正字,卒。家居20年,筑藏书楼为“乐圃坊”,藏书2万余卷,当时有名人士大夫以不到“乐圃坊”为耻,其藏书多有珍本秘籍,“乐圃坊”藏书闻名于京师。元祐中(1086~1094)起为本州教授,召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秘阁校理等职。所辑周穆王以来金石遗文、名人笔记,作《墨池》、《阅古》2篇,为较早搜罗金石学遗文之名篇。著有《吴郡图经续集》、《琴台记》、《乐圃余稿》、《乐圃集》等。       

《吴郡图经续记》系朱长文致仕返里之后所编,时当元丰七年。关于此书编纂缘起,据朱氏自称"方志之学,先儒所重",自汉代以来,有朱赣条记风俗,顾野王记叙舆地,贾耽载录十道等,皆"称于前史",而"城邑有迁改,政事有损益,户口有登降,不可以不察也",由是而萌独力撰志之愿。

 


朱长文半身像
[阅读]:详细内容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833434/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