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吴地丝绸

  吴地是丝绸的故乡,太湖流域留存有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着丝绸历史的悠久。园区唯亭镇草鞋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纺织品实物残片;浙江湖州钱山漾出土了四千七百年前的丝织品实物;吴江梅堰又出土了四千年前的大批纺轮和骨针 ,以及带有丝绞纹和蚕纹的陶,浙江余姚河姆度出土原始织机的使用,这都说明了吴地古代先辈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纺丝的技术。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扎到中原各国观礼时,曾将吴国所产的缟带赠给郑相国子产。据《史记》载: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吴楚两国因争夺边界桑田,曾发生大规模的“争桑之战”,说明蚕桑之利在当时经济上的重要地位。吴国都城就在苏州,至今还保存着与丝绸遗址有关的织里、锦帆泾等地名。
  韩愈曾说:“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千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郡又居两浙十九也。”当时有“蜀桑万亩,吴蚕万机”的说法,形容长江流域蚕桑纺织业的发达。 
  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镠,让农家圩田种稻,圩埂植桑,田蚕相得益彰,即所谓的旱涝保收的“圩田”,大大促进了吴地稻作文化和蚕桑丝绸文化的发展。
  南宋时,临安(杭州)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吴地成为中国丝绸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明清之际,吴地的丝绸文化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影响东亚,乃至全世界。
  吴地丝绸产业链完整,制作精良,质量上乘,花色品种繁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民国时期中国出口的主要工业产品,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代表性工业产品。 
  新中国成立后,吴地丝绸跃上一个新台阶,从缫丝、染丝、丝织、丝绸印染和丝绸机械、丝绸服装等企业;建立了丝绸科学研究所、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浙江丝绸工学院、丝绸检验所等科研教育单位,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丝绸工业体系。 
  未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的建设,吴地丝绸会如同“中国制造”一样在带给世人更多惠的同时,更将带给世界美丽与温暖!

丝绸之路
丝绸时装秀
丝绸旗袍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