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王翚 《沧浪亭图》
唯有家山不厌看——明清文人实景山水作品展

[标签] 吴门画派;画家;中国山水画;文人画;沧浪亭
作品简介:
 
    王翚 《沧浪亭图》 1700年 33.4×132.5 《沧浪亭图》绘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反映了清初重修后的面貌。这是一幅横长手卷,卷左有宋荦的《重修沧浪亭》跋文和道光七年(1827年)梁章钜的题诗。康熙年间宋荦(1634-1713)任江苏巡抚,他到苏州后不忍名迹荒废,主持修复沧浪亭。王翚此图乃应宋荦所请而作,是一幅典型的园林实景图,可与宋荦的跋文对照来看。园中的点睛之景是沧浪亭,题额乃文徵明所书,建在土山之巅。亭子不大,但位置最高,取景最佳,在亭中不但可以临眺附近的溪水,还能远望苏州西南的天平、灵岩诸山。王翚没有画出远山,但特意描绘了亭旁的几株古树。亭子所在的土山被山路分为大小两座,拾级而下可达水边。宋荦文中提到的景致,几乎全部包含在图中。王翚是创作实景画的名家,这幅《沧浪亭图》堪称园林实景画的佳作,它对主建筑群苏公祠的描绘较为粗略,但在描绘园景方面则颇为到位。土山与山巅的沧浪亭,溪水与水畔的自胜轩、观鱼处,连接两岸的宛转折桥,浮在水面的菱荷扁舟,园林格局清晰可辨,景致点缀意蕴悠长。古代的园林画不只是为前来游赏者而作,也是为未能来游者而作,这样一幅绘画无疑可以将沧浪亭的胜景和宋荦的雅致传递给观者,引起他们的神往和赞叹。
 
作者简介:
 
    王翚(1632年4月10日─1717年11月15日),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四王",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
 
风格特点
 
    王翚自幼嗜画,继承家学,又随学黄公望画法的同乡张珂学画,很早便表现出非凡的绘画才能。王翚师从王时敏、王鉴。但他所画山水不拘于一家,广采博揽,集唐宋以来诸家之大成,熔南北画派为一炉。王翚在王时敏、王鉴发展南宗画派的基础上,借鉴北宗的某些技法,比较全面地对山水画传统进行整理,形成具有综合概括性质的法则。王翚将黄公望、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与巨然、范宽的构图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华滋浑厚、气势勃发的山水画风格。因而他所画的江南小景往往生趣盎然,清幽灵动。王翚作画喜好干笔、湿笔并用,而且多以细笔皴擦,画面效果比较繁密。曾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他早期画风清丽工秀,晚期则倾向苍茫浑厚。章法富于变化,水墨与浅绛渲染得法。也有评者指出王翚用笔过于圆熟,某些画则显得刻露,墨法少有变化,构图略感壅塞。
 
时人评价
 
    王翚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被并称为"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合称"清初六家"或"四王吴恽"。其画笔墨功底深厚,长于摹古,几可乱真,但又能不为成法所囿,部分作品富有写生意趣,构图多变,勾勒皴擦渲染得法,格调明快。在四王中比较突出。其画在清代极负盛名,康熙三十年(1691年)奉诏绘制《康熙南巡图》,历时三年完成,受到皇太子胤礽召见,并绘扇书以"山水清晖"四字作为褒奖。被视为画之正宗,追随者甚众,因他为常熟人,常熟有虞山,故后人将其称为虞山派。
 
个人作品
 
    有《康熙南巡图》(与杨晋等人合作)、《秋山萧寺图》、《虞山枫林图》、《芳洲图》(常熟博物馆藏)等传世。著有《清晖画跋》。 王翚的画历来价格较高,至今仍大受藏家欢迎。从最新的成交价可证明这一点。1989年6月1日佳士得中国重要古画拍卖会上,拿出一件王的摹古山水册,为清内府归藏,石渠宝籍著录,是王摹古山水的代表作之一,做价15-18万美元,最后一举达到396000美元。以后所拍画作虽然价格降低,但相比其他清代画家作品还是可观的。同年佳士得另次"精美中国书画"拍卖会上,其价格又有下跌。王翚的秋林赋诗图轴,构图严谨,远山近陂配轩得宜,水墨设色自然浑成。图上附有画家双题,自言有曹云西韵味,反映了这位大家摹古的清湛功力。此图估价为二万五千至三万五千美金,拍至五万二千八百美金。1990年11月26日,苏富比在纽约拍卖了一幅他的《太白观泉图》手卷,价格达71500美元,两天后佳士得也在纽约拍卖他一幅作品,《仿董源夏山图》浅设色绢本,立轴,以62000美元成交,从这三个例子可看出他现今的市场行情。

王翚 《沧浪亭图》1
王翚 《沧浪亭图》2
王翚 《沧浪亭图》3
王翚 《沧浪亭图》4
[阅读]:原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