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苏州人为什么对“井”情有独钟?
许宗琪( 《神州民俗》2010年 第1期.2010/1/1 )
[提要] 据史志记载,在清代时,人口不足20万的苏州城区有井2万多口。平均下来,不到十人即拥有一口井,足见井对苏州人的重要性。
[标签] 吴文化问答;问答;水文化;建筑;民生;苏式生活;民居;市井
 
    据史志记载,在清代时,人口不足20万的苏州城区有井2万多口。平均下来,不到十人即拥有一口井,足见井对苏州人的重要性。
 
    苏州人心里的“井”
    在苏州的大街小巷,或者背街僻弄里的老宅小院,水井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俗话讲“背井离乡”,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井就代表着家乡。古时候,苏州人离家远游前都要从井里挖取一把泥土带在身上。
 
    据史志记载,在清代时,人口不足20万的苏州城区有井2万多口。平均下来,不到十人即拥有一口井,足见井对苏州人的重要性。
 
    光绪戊子年,清政府苏州的“周急局”为了保障老百姓的生活用水,对当时城内的一大批公用水井进行了疏浚维修,统一更换了井圈。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也曾对苏州城内的古井进行过统计,当时发现有一万多口。
 
    解放初,全城还剩大约有九千多口。但到了2005年,苏州的文保部门仅统计到639口,不包括园林、风景区内的古井。最近两年又陆续发现、统计了一些,估计有1000多口了。
 
    巷口老井的青石井圈外表已是坑坑洼洼,内壁则留着由井绳千百年来勒出的深深印痕。古井附近的居民,随口便可以说出一段关于老井的历史,于是那些深藏在重檐叠楼里的老房子又一间间的鲜活了起来。
 
    水井的井圈大多是以整块的青石或者黄石雕凿而成,井栏圈上还刻有非常精美的图案或文字,通常是马、象、莲花、兽头、云纹等吉祥图案。雕刻井圈不仅仅是为好看、为雅致,更包含着许多寄托,许多愿景。这些无声的雕刻,承载了大量的市井民俗心理。
 
    生活里离不开井的苏州人
    如果说河道是苏州人的命脉,那水井就是滋养苏州人的乳汁。清晨与黄昏,人们会相聚在井台边洗洗衣服、洗洗青菜。母亲从井边回来的时候,常常会给我们讲述一些她在井台上听来的张家长李家短的俗事,王家的姑娘嫁给了大老板、许家的儿子讨了个日本女。或许我们已经知道,但母亲的兴奋仍然可以感染我们每一个人。
 
    苏州甫桥北堍东面的茶馆门前有一古井,黄石井圈上面刻字“为亡妻包氏十五娘□年六月十一日因产后□□身故”,年代虽然久远,字迹亦已漫灭,但据考证是南宋年间的井栏。井水清冽甘甜,炎夏的饭后,网兜西瓜垂挂到井里,午睡后三点多提起,西瓜直汲宋元明清之地髓精气。只要一口西瓜落肚,甜凉清爽如宋词的“婉约和清丽”便渗洇了人的血脉骨髓。
 

苏州井文化
[阅读]:详细内容
[阅读]:原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