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古镇的水栅
陈益( 苏州日报.2017/9/9 )
[标签] 文化;水乡古镇
  来到水乡古镇,常常会听到东栅、西栅、南栅、北栅的称呼。这标志着不同方位。究其历史,栅其实是一种安保设施。早先,外界与古镇的往来,都是借助船只,经由水巷沟通的。在水巷口设置竹木制成的栅栏,便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只用门闩。哪怕庭院进深的邸宅,也不过是门闩粗壮些,司必灵锁之类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出现的。这个闩字十分形象。在门腰设一根木栓,就太平无事了。白天则用懒搭。那是一个刻有齿沟的竹片,搭在铁钉上。要把门打开,只消手指轻轻一动。
  从门闩,可以体会古镇民风的清醇。濒水而筑、临水而居的古镇,由“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开始,因为多余和短缺,开始有了交易,有了朝聚井汲,有了市井,街道也就不断延伸。随着四乡物资的集散,形成街市。经过多年积聚,一条街市是不够了,渐渐有了东西南北之分。街道上开设了菜馆、茶馆和各种各样的商店,店铺招幌林立,酒香四溢,不时还有进香的人们前往庙宇叩拜。游走码头的优伶也会前来唱曲……
  古镇的经济实力,正是由设在街市上的店铺来支撑的。这些店铺,一部分是由于商人在镇上定居,由“行商”变为“坐贾”而开设的。也有一部分店面,是本地居民开设的。古镇的传统生产方式是家庭手工业,促使作坊依附于商店和宅居,形成了前店后坊的格局。这样的格局跟世代居住于此的人们一样,是稳定的,数十年不会有大的变化。古镇存留大量的明清和民国建筑,顺理成章。
  很少有人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周庄镇南北市街,除了酒楼、栈房、茶馆、诊所,就是南货店、百货店、腌货店。前者多服务于外来人口,后者面向本镇居民。某些让今天的人们深感陌生的店铺,如桐油店,当时生意很好。由于地处水乡,湖荡环抱,非舟楫不能往来,盛夏季节木船上岸,必须用麻丝油灰补漏,抹桐油防蛀。家里的门窗梁椽每年也要上一次桐油。又如圆作店和打桶店,因桶是圆形而得名。水乡人家需要提桶、脚桶、鞋桶、糕桶以及出恭的马桶、妇女生孩子时用的子孙桶,品类繁多,对圆作师傅的技术要求较高。再如缸甏店、铜锡店和铁器作坊,显然都是为塑料制品尚未推广之前的人们提供日常用品的。
  如今,市场经济以一双无形的手,让古镇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水栅、门闩不见了,前店后坊的格局消失了。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原住民向镇郊转移。旅游,其实是双刃的,既能吸引人们来欣赏古镇这种独特的文化遗址,又是对文化遗址的商业化侵蚀;既是乡情、乡风、乡愁的展示,又是不同生活方式的冲撞、撕扭、掺杂。什么是原汁原味的古镇?这个题目真的不好回答。
  世世代代的人们创造了古镇这个空间形态,也经营着这个活动空间。古镇的文化元素,体现在建筑、交通、习俗、方言、服饰、饮食等诸多方面,既是长久积淀而成,又是一种鲜活的形态。有人说,要保护古镇,首先要保护古镇居民的这种“活的文化”,让人们按原有的方式生活。事实上,这未免过于理想化。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中。古镇既然是鲜活的生命,就应该与时俱进。今天,我们千方百计保护古镇,保护它的身体骨骼、灵魂内核,让它的文化遗产价值不断延续,至于用电子监控替代水栅,用汽车替代农船,用空调替代蒲扇,以及许多潜移默化的替代,却是怎么也由不得谁的。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