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传承优秀历史文化 弘扬吴文化优良传统
肖梦龙( 苏州日报.2018/01/14 )
[标签] 苏州东吴博物馆

      文物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标识,是国家象征、民族记忆的情感依托和物质载体。博物馆肩负的重要职责,是宣扬优秀历史文化,古为今用。近日,苏州东吴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专门编撰的丛书《青瓷大观》《铜镜大观》正在筹备出版中。这是该馆创新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是弘扬民族文化、文物保护的新举措。

  苏州东吴博物馆是江苏及全国收藏吴文化青铜器最多的博物馆之一。2013年10月,江苏省文物局组织专家组对苏州东吴博物馆石雕、铜镜、青瓷三大系列进行定级。经鉴定定级,馆藏珍贵文物951件,包括一级文物58件,二级文物287件,三级文物606件,三大系列在全国四千多家国有博物馆中名列前茅。

  吴是中原周人与江南土著民族相结合而形成的姬姓诸侯国,商晩周初在太伯、仲雍奔荆蛮创建“勾吴”时,一方面“端委以治周礼”;另一方面又入乡随俗“断发文身”。所以吴文化是由华夏文化和土著“荆蛮”文化相融合形成的区域文化,始终保持着鲜明的地方特征。如体现在江南出土的吴国青铜器上,器形、纹饰及合金成份均与中原铜器相差异,其面貌具有两重性,既受中原商周文化的深刻影响,又表现出显著的地方文化色彩和风格。

  苏州东吴博物馆所展出吴文化青铜器,礼器有鼎、簋、尊、卣、盘、匜、盂、盉、鉴等。诸如春秋变体蟠璃纹大鼎、几何纹双兽耳带盖簋、素面簋、蟠螭纹双兽耳鉴等,都具有明显的吴国铜器地方特色。如蟠螭纹双兽耳鉴,除双兽耳外,别出心裁地塑造两只螭虎攀爬口沿,生动活泼,不见于中原铜器装饰。再如蟠虺纹提梁盉,盉为盛酒、调酒器。盉的器形作提梁、扁鼓腹、前兽首流、后有兽尾装饰、三兽蹄足,此种提梁盉在吴越地区出土较多,是吴国创造的新器型,流行于春秋晩至战国时期。上海博物馆亦收藏有同样的铜盉,其上铸有铭文,是吴王夫差特地为一女子所铸造,据上博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考定,这位女子当是西施。

  特别是一件铸铭季子盂为吴之重器。盂为大型盛饭器,兼可盛水盛冰,流行于西周,春秋时期仍有所见。盂可与簋配合使用,簋中之饭取自盂。此器物侈口束颈,深腹,圆肩平底,肩上有一对兽首耳,器身纹饰具有典型的吴文化特色,颈部为吴地仿中原的窃曲纹,腹部为互不对称的变体蟠螭纹,最下方以连续三角纹为边饰,主体纹饰之间以圈点纹作点缀,内壁铸有十二字铭文,铭文为“吴季大作其飤盂子孙永宝用”。整体器形端伟,纹饰庄重。目前,季子之物在国内文献资料中尚无发现。这件盂对于研究华夏文明、吴文化以及吴季子的事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传承意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季子盂在国内属孤品。

  苏州东吴博物馆陈列岀的吴越兵器最多,包括剑、戈、矛、镞等。在吴越名剑中,最珍良宝贵的是王者之剑,代表吴越青铜剑制作的最高水平,堪称人间奇珍,国之瑰宝。令人惊奇的是苏州东吴博物馆就收藏有五把吴、越王剑,分别是:吴王余祭剑、吴王僚剑、吴王夫差剑和越王州勾剑、越王者旨於赐剑。史称吴越兵剑甲天下,无论见于文献记载还是出土文物所证实,质精物美,为人艳称,驰名列国,冠绝一时,视之如宝。《战国策》云:“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庄子·刻意篇》曰:“夫有干(吴)、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故称之为宝剑。《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季札赠剑”史事,反映吴国宝剑风靡一时,为世人仰慕。

  铜剑流行宽格、橢圆茎双箍式和窄格、圆茎无箍式,剑身长一般为55-60厘米,剑刃线呈凹弧形,利于刺杀。因实战需要,剑身增长后为了更有效的加强在格斗时剑身中脊的抗震能力,使剑不易折断,吴越青铜匠师首创嵌铸剑,亦称复合剑,即有些剑以不同成分的合金两次浇铸而成。这种刚柔相济的青铜剑复合铸造技术,是公元前五、六世纪吴越青铜工匠的一项重要创造。吴越复合剑铸造技术、几何形暗花纹和同心圆装饰技艺,被学术界称为吴越青铜剑的“三项绝技”,秦汉以后失传。这样的稀珍宝剑在苏州东吴博物馆铜器展厅都能看到。

  在“青瓷斋”展厅,观众首先看到的是原始青瓷,这里展出有较多的原始瓷精品,器型丰富多彩,各种器物奇异,有吴越特点的生活器具,如温酒器、带流匜式罐;还有仿造青铜礼乐器鼎、匜、盉及甬鈡等。釉色青绿或姜黄,纹饰多几何形纹,如此精美的原始青瓷器在其它地方是难以看到的。

  原始瓷是吴越民族的发明创造,是吴越文化特质,是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原始瓷是中国瓷器的始祖,青瓷被称作“母瓷”。其胎质必须是瓷石,烧成温度要在1100℃以上,施石灰釉,在还原焰气氛中烧成。它非同一般粘土陶器那样到处可以立窑烧造,商周时期原始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是仅次于青铜器的比较高档用品。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瓷是吴越文化的重要内涵特征,吴国陶瓷业春秋时期发展速度快、进取水平高,考古所见印纹硬陶及原始瓷的高端器物,多在吴地出土。

  “千镜堂”陈列厅,就我国各博物馆的铜镜专题系列展览中,无论是数量、时代、种类、级别及品相等方面,当列全国第一位。“千镜堂”中彰显苏州吴文化的铜镜,首推两面“吴王镜”和“忠臣吴子胥”东汉画像镜了。两面镜子画像内容基本一样,主题纹饰以四枚连珠纹饰为界分为四组。第一组为吴王夫差端坐像,榜题“吴王”。第二组是伍子胥像,怒发冲冠,仗剑作自刭状,榜题“忠臣伍子胥”。第三组是越王勾践和范蠡,作策谋状,分别榜题“越王”及“范蠡”。第四组为两女并立,榜题“玉女两”。此镜制作极精,匠人们运用娴熟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不同姿态和表情,是东汉画像镜中的精华,传浙江绍兴出土。此类镜存世甚少,据说全国只有十面左右,极为珍贵,评定馆藏一级文物。

  吴文化是在南北文化互相交流、撞击而产生的特定区域文化,它的优点是活泼、富有生气,具有开放性与独立性,它善于师夷夏之长而力求创新,并在文化融合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吴文化发展特点和优良传统精髓所在,是它的强烈开拓性和巨大能动性,对江南地区后世文化的发展,都起有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

  作者系苏州东吴博物馆顾问、镇江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
2
3
4
5
6
7
8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