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非遗”孩子们也能“玩”
张晓婷;管有明( 城市商报.2016/7/14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桃花坞木刻年画
[正文]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非遗技艺精湛绝伦,普通人高不可攀,只有少数匠人才能掌握精髓。如何让非遗技艺回归生活、重回大众视野,让非遗传承保护“活”起来?近日,沧浪街道推出了居民自治项目“指尖上的非遗”,同时街道团工委借机开展非遗文化暑期进社区系列活动,为青少年免费授课。非遗技艺手艺人不仅为青少年带来了精美的手工艺成品,还带孩子们参与体验工艺制作,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创意创作。
 
  非遗技艺源自民间
 
  年画,苏州人俗称“画张”。按照传统习俗,每逢农历岁末,家家户户张贴年画,以趋避鬼魅的侵扰,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幸福生活,营造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氛,后来又拓展到其他节日以及婚嫁、寿庆等民俗活动中。2006年桃花坞木刻年画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然而这种源于民间的草根文化,现在反而面临着退出平常百姓家的尴尬,成了一种高雅的“艺术品”。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一首《桃花庵歌》优美地接续到桃花坞木刻年画的由来。活动现场,年画工艺师乔兰蓉采用理论叙述加现场体验的方式,边提问边讲课,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来引导,还留下一些悬念,提起孩子们的兴趣。年画品种有门画、窗画、历画、神像、纸马、符箓、槽头画、桌围、灯画、蛋画、风筝纸、西洋景景片、马吊、仿单、游览图等,孩子们对年画的各类品种十分感兴趣,纷纷从字面上猜测年画的用途。比如蛋画就是旧时婴儿出生后,近亲好友为产妇及孩子送上鸡蛋,又恐直接拿着个鸡蛋送人不太雅观和方便,就用年画做个底托,托住鸡蛋;纸马和符箓都是祭祀用品;仿单就是古时候引见时用的名帖、名片;桌围是将祭拜时用的供桌四面用年画围起来。
  乔兰蓉介绍,年画不是现代人印象中的过年时候为了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才贴,旧时苏城几乎家家人家一年到头都会贴年画,而且不同的屋子要贴不同的年画,这都是有讲究的。凡是老百姓生活的场景,几乎都有年画的身影:有贴在院门上的门神,有贴在灶台上方的灶神,有贴在槽头之上的家畜神,有贴在新婚夫妇居室里的送子观音,有贴在窗旁的“月光”,有贴在箱柜上的“斗方”。除了居家张贴用于驱凶避邪、祈福纳祥外,年画还有十分强的功用性和装饰性,比如点心的包装纸“四时名点”、新婚用的炮仗的包装纸“龙凤呈祥”、灯笼四面灯格贴上灯画等等。屋中的年画一年到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节气和时令实时变化,比如立春日要贴《芒种春牛图》、正月初二、初五贴《财神图》、二月二贴《龙抬头》等等。
 
  亲手体验工艺精妙
 
  博物馆,大家不陌生,但绝大多数的博物馆基本都是静态展示,每个展品都有鲜明的特点:“请勿触摸”。而“指尖上的非遗”社区课堂则完全不同,它的特点是“可以动手”,是动态展示的,有表演、教学,重点是自己可以动手做。比如:在扇面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装上扇骨,夏天带在身边随手扇来徐徐凉风;制作一只走马灯,夜晚提着在小街巷走一走;剪一幅“松柏长青”的剪纸送给爷爷奶奶,祝老人家健康长寿;喜欢逛街的女生制作一只草编钱包用来装随身物品,等等。自己动手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灵感,给传统手工艺注入活力。
  在对桃花坞木刻年画有一个基本了解后,乔兰蓉带来了“一团和气”图样的梨木墨版,现场教孩子们如何印刷在纸上。首先调匀一盘墨汁,然后将棕刷沾满墨汁,接着就用沾满墨汁的棕刷去涂抹墨版。左手握着棕刷,虎口对准棕刷最下围的一圈白绳,顺时针均匀地在墨版上打圈,一会儿大圈一会儿小圈。转圈的时候手腕、手肘、肩膀要自然地一起发力,这样才能使墨色均匀。等到墨版的每个角落缝隙都涂满墨汁后,将一张斗方大小的熟宣纸轻轻覆在墨版上,让其自然吸附其上,再用一块长条形的棕擦像擦黑板一样轻轻地在宣纸上左右上下来回刷,使得墨版上的图案印在纸上。过一会儿,将纸拿起来,就可以看到“一团和气”的图案跃然纸上:一个胖娃娃身着富贵锦衣,笑眯眯地手持书有“一团和气”的卷幅。
  娃娃头梳两个发髻,胸前挂有长命锁,乍一看,她应该是一个稚嫩的小女孩。但当孩子们仔细端详,就发现她又像一位慈祥可亲的老奶奶,因为她笑起来脸上有很深的皱纹,耳朵上戴有耳环,这是古代成年妇女的象征。乔兰蓉介绍,在版画界普遍认同的说法是,一团和气”中的人物形象是“亦老“亦幼”,也就是说可以看成是小女孩,也可以看成是老奶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让孩子们亲眼见识到了年画的精妙。
  印刷看起来简单,现场的孩子们自己做,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孩子棕擦用得太使劲了,使宣纸移了位,印出来的图像就是虚像重叠的;有的孩子用棕擦涂抹墨版时没有涂抹到位,印出来的图像墨色浓淡不均匀。光是“这样简单的一步就有这么多学问,那全套的技法要多复杂呀?真是长见识了!”来自沧浪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凌奕枫同学说。小凌今年暑假已经小学毕业,开学就要上中学了。她是个很细心的女孩子,从小很喜欢美术,美术成绩也非常突出,然而对桃花坞木刻年画几乎没有任何了解和认识。这次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个苏州小娘鱼对传统工艺非常感兴趣,表示以后上了初中在课余时间还要来学。
 
  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乔兰蓉从2004年大学毕业至今一直从事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创作、制作与研究,如今她是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的年画工艺师,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她看来,目前非遗的状况虽然有所好转,但百姓关注度不够和专业保护人才短缺仍是两大难题。让更多人走近非遗、了解非遗,这样的传承才具有活力和生命力。要想代代相传,就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喜爱它。
  想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非遗传承,首先要从青少年抓起。面对非遗项目艰难传承的局面,吸引青少年群体的兴趣,在孩子心中播下种子,寻找到有缘的传承人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个问题,近期沧浪街道开展“指尖上的非遗”社区暑期系列活动,面向社区内从小学至大学的青少年学生。13个社区轮流,每周一次活动,邀请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或者行业从业者来授课,引导孩子们了解苏州的精致传统手工艺,让青少年了解非遗,培养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具体涉及到的非遗项目包括桃花坞木刻年画制作技艺、苏扇制作技艺、盘扣制作技艺、走马灯制作技艺、紫砂壶制作工艺、陶瓷工艺、苏绣工艺、核雕工艺、草编工艺、剪纸工艺等十多种。
  在“指尖上的非遗”活动过程中,手艺人将让孩子们亲身参与一部分手工艺的制作过程,或去实地参观非遗手工艺工作室,引导孩子们去寻找、探究所需原材料、工具、工艺原理流程等,甚至参与创作,让他们近距离接触,有个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容易消化接受这些知识。总之在这个课堂上,要让孩子们体验工艺精妙,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变刻板的灌输式讲课为生动的探索体验教学。
  除此以外,街道还会联合手艺人将时尚元素注入古老技艺,让青少年在生活中体验更感亲切。就拿桃花坞木刻年画来说,图案设计可以融入最新的手机微信元素,让如今谁都离不开的手机出现在传统年画中,既有视觉的冲击,又有文化内涵的外延;还比如将年画图案印在抱枕、相框、明信片等日常用品上,甚至是连衣裙、丝巾等服饰上,让人们穿在身上,拿在手上,看在眼里,都是一种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创新之举。还比如扇子、陶瓷杯子、草编手袋、刺绣围巾等非遗手工艺都可以用到生活中,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这样,一大批非遗技艺披上时尚的外衣,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还原到生活中,优雅地走进现代生活,焕发新生。参与“指尖上的非遗”活动的初一学生谢明芳说: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我觉得非遗和生活很近,甚至我们吃过、用到的东西都和非遗相关。”

 


[阅读]:原文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