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双塔的奇人
何大明( 苏州日报.2017/1/20 )
[标签] 罗汉院双塔;王国昌
[正文]
  始建于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的罗汉院双塔,是两座典雅的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保存至今,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千百年来,与双塔有关的名人轶事,层出不穷。但鲜为人知的是,有一位并非名人的奇人,在修缮双塔中创造出不平凡的奇迹。他,就是古建筑工匠王国昌。
  王国昌(1903-1957年),吴县香山人。早年跟随舅父学建筑,后来随父亲在苏州葑门外开设水木作,从事古建筑施工工程。他聪明好学心灵手巧,对老宅、园林、寺庙等古建筑均有研究。与众不同的是,王国昌不但擅长砌墙铺瓦,还能绘制施工图,做造价预算,并且还是雕花工艺的巧匠。随着技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他营造厂在施工中遇到疑难问题,也常常向他这位“土专家”请教。新中国成立后,他到苏州建筑公司设计室工作,担任工程设计和估价,曾经参加过留园、拙政园、狮子林、孔庙、双塔、虎丘塔等工程的修缮工作。
  1954年初秋的一天,苏州古城突然刮起猛烈的台风。双塔之一的“东塔”,塔刹被吹得严重倾斜,覆钵、露盘等构件也破损严重。如果不及时修复,后果不堪设想。当年初冬,市园林古迹修整委员会向社会招标修塔。当时由于政府资金拮据,仅拨款一千元。本来准备“中标”的建筑队,临时打了退堂鼓。危难时刻,王国昌“受命”挺身而出。如何少花钱修好双塔?王国昌通过周密考虑,设计出一个前人从未想过的方案:在塔的第三层上,用两根粗木头搭成穿出塔门的十字架。脚手架,就从十字架的四个支撑点上搭起来。如此“空中舞台”,巧妙地节省了搭建的一半费用。
  随后工程进展顺利,一个多月就修到塔顶。不料,在清除塔顶的泥灰和鸟粪时,发现从塔的第三层竖起的楠木塔柱,已经腐烂断裂。如何把这根粗而长的朽木取出来更换?有人提议:先把塔顶一一拆卸,然后用吊车抽出塔柱后,再更换新柱。但是按当时的施工条件,租借吊车、更换楠木柱以及不菲的经费,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经过苦思冥想,王国昌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塔柱在外面看不见,可以用现浇的钢筋水泥柱代替。施工时,先用神仙葫芦和钢丝绳,把塔刹缓缓拉直。然后,把“相轮”等构件临时固定在井字架上,自下而上逐段锯断刹杆后抽出。更换塔柱时,在腐烂塔柱的下端,也自下而上逐段锯断。与此同时,逐段浇铸钢筋水泥。当腐烂塔柱全部取出后,新的水泥柱正好天衣无缝接上。如此奇思妙想的“偷柱换柱”土办法,经济实惠,成功修复了东塔,使双塔相映成趣的奇观再现。
  在紧张的施工过程中,王国昌因废寝忘食疲劳过度,不幸积劳成疾。当新的塔刹直插云霄时,他却吐血卧床病倒了,没过多久就不幸去世,享年五十四岁。修塔奇人王国昌,是一位杰出的“香山帮建筑”工匠。如今提倡“工匠精神”,他是一个杰出的典范。

[阅读]:原文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