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服”团
王亭川( 姑苏晚报.2017/07/17 )
[正文]

    阊门内下塘街一直往东,绕进崇安里,在一栋小楼二楼工作坊里,近十名老师傅忙碌着,在他们手下,一件件华美的传统戏服正在渐渐成形。入伏后的苏城气温飙升,屋外的气温早已超过三十八摄氏度,和室外“热闹”的蝉鸣相比,这个工作坊里安静得多,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煤油味道。在给戏服刺绣前,一位师傅用混合了煤油的油墨将透明纹样上的“白描稿”印到粉色的戏服布料上。一旁,这个戏服制作团的“头儿”,80后小伙张斌注视着师傅每一个步骤,在花样底稿完成后,张斌开始和绣娘讨论起了丝线的配色。
  张斌和他的戏服团队在阊门内下塘的这栋小楼已经驻扎了将近七年,从2008年初次接触戏服制作至今,来自杭州的张斌在戏服制作界颇有知名度,如今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不断而来的订单,这个狭小的工作坊已显得“捉襟见肘”。张斌告诉记者,他们将在一个月后离开这里,搬入北园路一个更大的工作坊,“到时空间大了,腾挪起来也方便。”
  在台上,戏服是“角儿”的灵魂。一件服装,从设计、打样、染色、刺绣、篦浆、裁剪到最后的水袖,每一个步骤都是手工完成。以现代服装标准来看,每一件都是“高级定制”,其中最繁复的大龙蟒光是刺绣上花费的时间就要数千小时。如果保养得好,一件戏服的“寿命可以是一辈子。”张斌告诉记者,梅兰芳先生当年的行头现在还保存着。虽然订单很多,张斌也会抽空去各地博物馆去研究一下古代的文献和馆藏,从“旧物”中找找灵感。由于刺绣用的丝线“色牢度”关系,所有戏服均不可清洗。在南方,剧团会在夏天潮湿的时候将服装喷上白酒保存,通过晾晒来给服装“防蛀”。
  武生的大靠、豪华的大龙蟒、淡雅的旦帔等,无论一件衣服在“出厂”前自己做得多满意,最终还是要看演员“上身”效果。在工作间内,一位冒着高温专程从河南赶来的豫剧“花旦”亲自过来试装。看到工作间里的大龙蟒后,这位演员当场下单加做一件。最复杂的戏服手工繁复,制作周期一到两年。为了检验自己作品的舞台效果,张斌也经常前往全国各地给名角儿“试装”。虽然不比时装周后台,但一些新做的服装也需要即时修改。“戏服不是静态的,以京剧为例,有很多动作,只能在穿着中改进。”
  张斌的戏服团队里有几位来自苏州市剧装戏具厂科班出身“老师傅”。其中负责制作女帔的徐师傅退休前曾参与过87版《红楼梦》的服装制作。徐师傅告诉记者,文革”以后,由于各地剧团重“组需要大量服装,也是剧装厂最为辉煌的日子。退休后的徐师傅被张斌召入团队,在这栋小楼一干就是七年。工作台上放着类似于书画装裱使用的浆糊,徐师傅仔细将两片绣花布片缝合,然后在背面刷浆,除了使用现代缝纫机外,篦浆的步骤严格遵循旧时传统。


因为喜欢戏曲,服装专业的张斌爱上了戏服制作


豪华的大龙蟒光刺绣时间就要上千小时


苏州剧装厂的“老法师”给戏服篦浆


用油墨在丝绸布料上印上花样


戏服团保留了数百张传统剧装图样


一位豫剧新星从外地赶来“试装”


在阊门内下塘这栋小楼工作七年后,戏服团将搬入更大的空间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