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世人家,不如择一江阴小宅以隐春秋
江阴市史志办( 江阴纪事.2015/11/18 )
[正文]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园林的营造应该是艺术而非技术,或是重峦叠嶂,或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似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都暗自潜藏一处能写意人情的知心院子。
    江阴虽是座小城,但从古至今交通便捷,百姓富足,居住在此,既没有大城市的嘈杂喧闹,也不像一般的小城市那般在生活中处处不方便。如果说真要择一城终老,那么,我愿意老在这座自诩澄江福地的江阴城······
    旧时的江阴城区,几近正方形,街道两侧隔不远便会有一条小巷,每条巷名,诸如司马街、三元坊巷、布政坊巷、都督坊巷、刘伶巷、青果巷···无不彰显出江阴这座江南古城丰富的人文内涵。
    江阴历史上的一些名门望族也都分布在这些不起眼的巷子里,如高巷的吴氏、刘伶巷的祝氏、青果巷的沙氏、文昌巷的陈氏等。
    江阴籍著名音乐指挥家曹鹏曾在他的自述中这样回忆:我家住江阴城内大毗巷六号,这是一条幽静、秀丽、安宁而古朴之巷,饶是喜人,如漫步,十分钟即可到尽头。沿巷钱、张、章、沈、史、薛等诸家皆书香人家。
    历史上的江阴城是座水城,内城河贯穿于城池的南北、东西,护城河环绕着城池的四周,南端连通运粮河、应天河,北接黄田港。民居属江南传统宅院,粉墙黛瓦,面街背河,尽显“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面貌。
 
    明清时,江阴的民居受三间五架的规制所限,一般都比较狭小。晚晴到民国时期,居民建房不再受旧制约束,城内的大巷、北外同兴里等聚居处,建起了石库门、风水墙。大户人家崇尚合院式建筑,多个院落层层串联,形成数代同堂的大宅院。
    清末民初江阴城内四大望族之一的章氏后人章炎晖在《世事变迁话章氏》中回忆自家当年的大宅院:
    沿着长廊从南往北走,左边第一个院落是朝南的新厅和与之隔院相对的对厅,第二第三套院落则分别是二房和三房的住宅···老厅、藏书楼的北面是祖父母的住宅,亦即第四房住宅,两者之间隔着一个窄长的天井和一道高墙···
 
    江阴家底殷实的人家住宅大多为二至四廗,每廗三至五间,均为砖木结构,屋顶盖鱼鳞小片瓦,第一廗屋脊为普通屋脊,第二廗的屋脊比较讲究,一般为如意脊,正中雕塑戏名,上面种万年青,两边山墙顶部砌风火墙。
    对于这样的传统民居,胡山源在长篇小说《龙女》中有过详实而形象的描述: 跨过门槛,便是另一个大厅。门槛很高,上面没有长窗,这是为了天热取去的,还没有装上去。这厅和前面的有些异样,油漆和雕刻,都比前面精美,厅的两边,也有门,大概是书房之类···
    当年,这些住宅的主人,对于正厅的陈设摆设十分注重,包括家具、摆设和其他装饰品。大户人家喜欢摆放华贵的紫檀木家具和精美的漆艺家具;而那些较为风雅的家庭,往往在正厅中壁挂上一幅中堂,或山水,或花鸟,两旁配上一幅龙飞凤舞或端庄古朴的楹联。此外,古色古香的屏风和景德镇大瓷瓶往往也是少不了的,案几上也会摆上几件古玩小器。
 
    人生四季,院落春秋,不论是纯粹古朴的历史遗迹,或是名人故居染有现代元素的点睛大作,都能从中一窥江阴人对家宅文化的景仰与敬重。置身宅院中,源远流长的传统人居文化与一砖一木的尺度相结合,“博古拥今”的一个个江阴人仿佛蹁跹走来。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