葑门横街
最苏州·最市井·最古老·一条把人带回到儿时的老街
一点资讯苏州( 凤凰新闻.2017/7/16 )
[标签] 苏式生活;市井生活;民风;菜场
[正文]
    最近,看到葑门横街在7月初进行综合整治的消息,这条承载了最低成本“苏式生活”的老街,即将迎来本该有的“素颜”。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条百年老街。
1 百年横街历经数次改造
    葑门横街位于古城东南部,南傍一条叫葑门塘的河,东西走向,故称葑门横街。
    横街长约五六百米,可供三至四人并行通过,80年代改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后又改回青石路板。
    苏州城内历史上有五条横街,但现在只有百年历史的葑门横街还保存着其原有的风貌。
    自古以来,葑门横街一直作为葑门附郭集镇式城乡贸易中心而存在。以前,苏州东部的农民,都要摇了船运菱、藕、鸡鸭、鱼虾、大米及茭白、水芹等蔬菜来横街交易。
    葑门横街作为一条历史老街,蕴藏着深厚的吴文化和民俗风貌,算是老苏州的遗存。当年曾与石路、观前抗衡,交易很活跃,在苏州其它地方买不到的东西在那里可以买到。
    2009年后,横街经过综合整治,再现了清末民初的建筑风格,保留了多家老字号及农副商贸街市,散发出原汁原味的苏州市井文化气息。
    2011年,政府部门投入800万对葑门横街进行综合改造,修旧如旧,恢复和提升清末民初的建筑特色。
    2015年,政府部门继续针对横街两边店家占道经营,乱搭雨棚等违章做法进行综合整治,改善整体葑门横街环境。
    多年来,横街的摊贩云集,也带来了环境脏乱、安全隐患等各种问题。
    这个月,政府又对葑门横街进行综合整治改造,这次改完过后环境是否变好呢?一姐为此特意去葑门横街实地走了一遭。
2 综合整治还横街一个素颜
    目前,莫邪路正在修路,葑门横街西入口处被掩藏在修路挡板内,一不小心就错过了。路面修好过后,应该会通畅很多。
 
    入口处还有关于本次葑门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的公告,几家老店裕兴记、椿沁园茶楼、千里香馄饨等正常营业,从入口处看好像和改造前并没有什么区别。
 
    继续往前走,发现确实大有不同。原来两边的商铺都会把货物堆积在道路两边,还有一些没有铺位的小贩直接在路边摆地摊。
 
    原来的路面总是满地泥水,商铺的屋檐遮的不见天日,整条横街都弥漫着一股馊臭鱼腥味,拥挤不堪,走路都难,更别说骑车。
(改造前的横街)
    现在,路边的小摊贩没有了,路面变得整洁,没有泥水,违章搭建的屋檐都被拆除,抬头就能望见天,整条横街变得更加宽敞,买菜购物可以慢慢选、慢慢挑。
(改造后的横街)
 
    目前横街上面占道经营、违章搭建、违规设摊的情况已经没有了,也许是怕改造期间还有小商贩不服从改造,一姐还看到每隔一段就有特勤人员在路边执行维持秩序。看来横街告别脏、乱、臭指日可待了。
 
    但是目前改造还在继续中,一姐在现场就看到部分施工的工人,正在对部分地方做一些修缮工作。
 
 
    葑门横街的菜市场并不像很多大型农贸市场一样有集中管理,但大家都喜欢来这里买菜,似乎这里的菜贩会更热情一些。
 
    整治过后道路宽敞许多,一姐还看到有市民骑着公共自行车来买菜。 3 苏城最后的“市井生活”
    苏州造城运动前,葑门横街是最普通不过的街巷,平凡、市井、热闹。旁边就是苏州的“城外“区域,当时还叫“蚕桑地”,隔着一条东环路就是现在房价最高的工业园区。
 
    曾经99%的生活所需,都以可以在这里达成。买菜零嘴,缝补衣物,置办家用,下棋打牌,修鞋修伞,走街串巷。
 
    在横街,看各式各样的人,隔着一层层的空气、灰尘、阳光和风,可以看见市井里人的生活,他们虽然辛苦,但充满着快乐。逛横街,其实就是喜欢这种真正的市井气息。
 
    这些年,眼看着不少老街,在保护的名义下失去了原先的生态,赶走了原住居民,仅仅作为一个景点而存在,甚是可惜。其实景点确实需要,然而为了再造景点而割断本身的历史文化遗存,就不太应该。
 
    葑门横街多年来经历数次改造,仍然保留了最低成本的生活方式和最从容的生活态度,可以说是目前苏州最后的一片“净土”。
 
    横街承载了很多老苏州的悠长记忆,它的市井,就是最普通百姓的生活。有人说,“没到过葑门横街,就不知苏州市井生活。”
 
 
葑门横街
在这里可以看到
苏州最真实最质朴的一面
如果你来到这座城市
一定不要忘记来这里走走
感受一下苏州最地道的市井生活

[来源]: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News?fromType=vampire&forward=1&aid=sub_22510498&token=_EkRGJkNyUkNwADMwATQ&aman=AFkFB6E2E6g000200A#backhead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