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遍江南的小桥流水,却难忘吴中的墙里墙外
苏州市旅游局
[标签] 苏式生活;市井生活;民风; 吴县;吴中
[正文]

立秋后微凉的风,透过百叶窗的温柔光线,还有雨后沾染着水滴的花,喧闹的市井,追逐打闹的孩童。

 

有人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包容、陪伴,风雨如斯。

 

墙。白的,黄的,灰的,精致的,粗砺的。

 

 

雕花楼

 

 

花去春尤在,墙掩花木深。大约是翻新过的缘故,雕花楼的墙很白,随手抬起相机,就是一张充满意境的素画。

 

 

碧蓝如洗的幕布下,古树的枝丫把阳光渗漏成细碎的剪影。

 

 

 

如果说音乐是一部剧的灵魂,那么墙不能离开的,大概是层层叠叠的光线了。影子和墙,融为一体,自成一个小世界。

 

 

朦胧的光影,加上年代感十足的环境,似乎能在雕花楼穿越时空,“尤见春闺梦里人”。

 

 

西山

 

 

 

“驿外断桥梨花,山间炊烟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西山岛上的村落就是这样的即视感。

 

 

夕阳余晖的映照下,白墙青瓦似乎也镀上了辉煌的金色,然而又是那么生动,不浮华,不骄奢,和连绵隐约的青山遥遥相望。

 

 

被称为“西山雕花楼”的仁本堂,历经沧桑,星移斗转,斑驳的墙,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它的故事。

 

 

满墙的爬山虎,铺天盖地的绿迎面而来,似乎造就出一个神秘的王国,诱惑着让人去探索、发掘。

 

 

远山,藤蔓,白墙,黑瓦。淡淡炊烟,旖旎青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甪直

 

 

 

一个可以说是把干净清爽做到极致的地方。我想,大约是极简的色调,才让人有了返璞归真之心。

 

 

摇橹船在两岸的白墙民居间穿行,宛若一幅经典水乡水墨画。

 

 

白色的牌楼和葱茏的大树倒映水中,风卷起涟漪,恍惚间又成了一幅中世纪的油画。

 

或者选个雨天,和爱人漫步在长廊,透过雨帘看那些属于过去的砖瓦院墙,幻想属于自己的憧憬未来,美好知足。

 

 

这大概就是《成都》里“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的那种留客情怀吧。

 

旺山

 

 

隐逸在这个风情小镇里的宝华寺,距今一有了1500年的历史。在一丛丛翠竹的掩映之下,禅意十足。

 

 

黄色的明墙和朱红色的门,有修行的人缓步走过,提着桶子前去打水。

 

古铜色的铃铛和纯净的黄色围墙形成呼应,毫无违和感,构造出佛家的淡然意境。

 

 

一座不收门票,免费请香的寺庙,香火旺盛极了。灵性和气韵兼备,所以才有了光影里的拈花一笑。

 

光福

 

 

 

司徒庙中的墙上书“抚今追昔”,又细致,又苍凉。

 

 

从墙上的窗孔向外望去,满目是朦胧的绿意,伴随着专属于这个夏季的蝉鸣。

 

 

抚摸着不知道生长了多久的古木和依附树生长的藤蔓,虚化掉的是可以赏莲观荷的长廊的墙。从这里,想往那里去。

 

 

 

 

 

木渎

 

 

 

木渎的墙,在灰白的底色上面,是五光十色的。茶行的旗子,乾生元的招牌,还有充满着生活气息晾晒着的床单衣物。

 

 

而当你深入她的园林,竟会在喧闹中感受到一丝墙的沉稳,她是沉默的、低调内敛的。

 

 

墙外总有些人,来来往往走过,各自说着不同的话语。

 

墙的里面,那些大小不一的缝隙里都塞满了阳光,像是细节分明的时间图。

 

无论风景怎么变化,墙里墙外的时光走得一样精准。

 

不听,不说,不传,静静地,让岁月垒起自己的年龄。

 

----这并非是墙不近人情。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