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代的苏州城墙
潘君明( 苏州日报.2017/9/22 )
[标签] 姑苏史话;地方史
[正文]
  古代,城墙是保护城市的重要设施。宋代,为加强城墙维护,设立壮城机构,配置“壮城兵”,规定壮城士兵,大城50人,小城30人,专门维护城墙。因而,有宋一代,对苏州城的修建与加固,是前所未有的。
  宋代,在厢军中设立壮城、作院指挥等专事工程建设和生产的兵种。其中“壮城兵”专门负责修建城墙,是一支专业性队伍,朝廷规定不能另作他用。此举在军事史上实属首创,这与当时的形势有关。有了这支队伍,苏州的城墙不仅得到修复,而且一直保持完好。宋代皇帝曾多次下诏修治城墙。
  政和年间(1111年-1117年),徽宗下诏修治城墙。
  宣和五年(1123年),徽宗又下诏重甃平江城墙。
  平江城墙尽管一修再修,看似牢固,但这仅是一个方面,主要还在于守城将领的能耐。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围困平江,平江城最高守城将领、两浙宣抚使周望等畏敌逃跑,金兵从盘门、胥门、葑门、娄门攻入,大肆入侵,气焰嚣张,铁蹄过处,烧杀抢掠,平江城几成废墟。
  金兵退却后,周望返回平江,其时,平江城已是面目全非。
  宋金议和后,金兵依然虎视眈眈,随时有入侵之危。为此,城墙还得修建。淳熙年间(1174年-1189年),谢师稷任平江知府,遂用“郡中羡余钱”,修建平江城墙。
  嘉定十六年(1223年),知府赵汝述、沈皞又相继修建平江城墙。
  宝庆三年(1227年),突起大风,将盘门城楼吹塌,后修复。
  苏州原有八个城门。唐代诗人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时,写有“二八城门开道路”之句,说明唐代苏州城开有八个城门。但至宋代,只开五个城门。《吴郡图经续记》云:当吴时,不开东面之门,欲以绝越。其后,稍或闭塞,盖其多途,则艰于守卫几禁也。今所启者五而已。《吴郡图经续记》成书于宋元丰七年(1084年),那时,苏州城只开五座城门,即阊门、娄门、齐门、盘门、葑门。余三门:胥门、蛇门、平门皆闭塞。当时,有个精通风土阴阳术的胡舜申,他观察了平江城之后,认为胥门、蛇门应当开高启,并写了一篇《吴门忠告》,大意是说:胥门外多高山,“如群马南驰,皆其支陇,城居陇前,平夷如掌。所谓势来开正,全气之地也”。胥门外的水,“是谓武曲之水,本由胥门入”。现胥门、蛇门二水,不得朝乡城中,此为其害。他还指出:“故自顷以来,城市萧条,人物衰歇,富室无几……至建炎之祸,一切扫地”。他建议开启二门。淳熙乙未春,秘阁修撰韩彦古为郡守,意欲开启二门,是年秋,韩彦古罢郡,就此作罢。
  宋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亡。元占领平江后,于次年即改为平江路总管府。元兵系蒙古游牧民族,善骑射,入侵中原时,因城墙曾阻拦蒙古骑兵的冲击,遂下令各州县拆除城墙。《侨吴集·平江路新筑郡城记》云:“世皇之一天下,以四海为家,六合为宫,不设险于区区之城郭也。”
  元世祖统一天下后,认为再无军阀割据之争,没有必要再留城墙,遂下令拆除全部城墙。苏州城自然也在所难免,将城墙夷为平地。虽然留有五座城门,形同虚设。但是,城墙毕竟是护城的设施,没有城墙,一旦叛乱或盗寇入侵,居民就要遭殃。至正十一年(1351年),由于元朝政治腐败,盘剥百姓,激起了各地农民起义,反抗朝廷。南方红巾军起义,打打杀杀,一片混乱。次年,浙东海寇入侵昆山,因为没有城墙,直入城内,烧杀抢掠,居民深受其害,教训十分深刻。于是,元顺帝紧急下诏,命令各地修复拆毁的城墙。是年,廉访使多尔济来吴地巡视,认为“平江赋役供国家经费什之七,郡无城郭,何以御寇”。他同郡守商量,拟再造平江城墙。筑城的费用,依据居民的资产而分摊,再有官员捐资。这次筑城,《侨吴集·平江路新筑郡城记》记得十分详尽:“役民夫十余万,当盛暑挥鉏如云,下锸如雨。城之大绵延数百雉……始于是年夏四月,毕工于秋八月。城四向一仍子胥之旧,若水门则仍宋之旧,独启胥门,上建忠孝王庙。余五门之上,亦皆祠神,盖役兴时虑暑雨郁为民害,乃祷于神以祈祐。”
  前后费时五个月,划定地段,役夫分段包干。新建的平江城,周围四十五里(22.5公里),城高二丈三尺(7.8米),城面宽一丈六尺(5.1米),底层叠石三层,上面均用砖块砌就。而且,在每座城门上建戍楼,门内外建房屋,派官员居住,以观察非常动态。
  从这篇记载来看,这座平江城仿春秋阖闾城的样子所筑,非常雄伟、非常坚固。记的最后也说“人心既固,与此金城汤池,并为天险于无穷也已”。
  盘绕四周的苏州城墙,犹如长龙卧地,总算又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