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如巷张氏昆曲传奇特展
世家|曲终人不散
悦勤( 爱昆曲.2017/9/29 )
[标签] 吴地才女;民国闺秀;名门望族;合肥四姐妹;张家四姐妹
[正文]

你心中最美的模样是什么?

几句工尺,一管清音,对于一个曲家来说,这便是她们最美的模样。

 

我们似乎很难想象如今华丽的戏台背后这些曲人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在和平年代,这群人以一种堪比战争时期的殊死到底的坚持,把昆曲带到了当代。人生如戏,她们曾是场上天生𢓭生,教化受益,粉墨咏唱;戏如人生,百年后她们却成了大众昆曲义工,曲终人不散,余音绕梁……她们和他们就是苏州九如巷张家的女儿们和儿子们。

希望这场特展能给你一个答案。2017年9月29日—2018年2月28日,在中国昆曲博物馆,演绎一场旷世弥久的九如巷张氏昆曲传奇,惟愿多年以后,昆曲安好,曲终人不散。

说起九如巷张氏,对昆曲有了解的人一定不会陌生。张氏耕读传家,文化是这个大家族一直以来的追求,从合肥龙门巷到苏州九如巷,张氏终得遇见伴随家族传承的挚友——昆曲。自此以后,张家人与昆曲结缘,代代相传,至张武龄及其儿女们尤甚。

 

 

张武龄先贤仰慕“乐土吴中,开化早,文明隆”,辛亥革命后举家来苏,兴办教育,让更多的孩子,特别是女孩子接触新思想,接受新生活,用知识和文化的力量,使她们成为“乐观进取,裨益社会”之人。“能享受高尚的艺术生活”是其办学主张之一,先生把昆曲引进校园,自己也酷爱昆曲,研究曲谱版本,在他的影响下,昆曲成为张家的一种生活方式。

当苏州的夜晚渗入了一丝金桂的清甜时,中国昆曲博物馆从昆曲文化的视角,举办特展,以纪念张氏对昆曲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卓越贡献。从2003年至2017年,张元和、张充和、张寰和等及其家属先后6次向昆曲博物馆捐赠昆曲珍贵史料,本次特展将展出张氏捐赠、借展及馆藏的相关珍贵文物史料和江南昆曲世家部分文物史料藏品计98余套(种),301件(册)。可以说,在这场特展上,你能一窥中国昆曲历史盛景!

 

而在当晚,姑苏夜色清凉,中国昆曲博物馆极为罕见地展示了两个舞台,古戏台和现代的大屏交相辉映,又似时空穿越,昆博邀请了周雪峰、翁育贤等青年艺术家,在博物馆内古典露天剧场表演了《牡丹亭·惊梦》、《长生殿·小宴》等经典昆曲、弹词,与屏幕中张家姐妹的昔年录影遥相呼应,一种奇妙的观感和感悟让前来参加开幕展的张家后人与众多昆曲同好抚掌称善。

 

 

 

张家与昆曲这段缘分,还得从张冀牖说起,张冀牖一生倾心于办学(乐益女中、平林男中)培养人才,而他唯一的爱好便是看戏。清末民初,昆曲已经渐渐处于衰败之势,但张冀牖在创办新学时却把昆曲引进了校园,把他所爱的昆曲和教育相结合。他还聘请尤彩云老艺人到家里来教儿女昆曲,学唱词、身段等,作为孩子们课外的调剂。

 

“我父亲带去的曲谱好多好多,比我们的个子还高。”家里的孩子对这段记忆还印象颇深,据张允和回忆,父亲常带着她们姐妹去全浙会馆看昆曲,张冀牖要求女儿们边看曲谱边看戏,这对小孩子来说显然是有难度的。后来他又把老师请到家里教女儿们习曲,有蔡菊生、周传瑛等。

就此,张家的孩子们大多与昆曲都结下了缘。张充和便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她漫长的一生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昆曲。

从幼年时随叔祖母即李鸿章的侄女识修学习笙箫古韵,到无意中翻阅祖父收藏的曲剧古籍,使得张充和为习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母亲、叔祖母相继去世后,16岁的充和回到了苏州九如巷的家,师从全福班老艺人学习昆曲。充和少时看过的曲书一一浮上心头,原来这些诗词是可以唱出来的。

 

后来,张充和考入北京大学,与在清华大学就读的大弟宗和一起参加了俞平伯发起的谷音社,时常组织曲友为韩世昌等名角捧场。姐弟俩来往于青岛、南京、呈贡、成都等地拍曲不断,还在贵州、云南等地组织曲社,直到1949年,张充和与傅汉思结婚。

 

抗战胜利那一年,充和回到苏州拙政园。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来看昆曲,充和领衔表演《牡丹亭》,她扮杜丽娘,并有呕心沥血之态。

 

充和曾自刻章一枚:“一生爱好是天然”。这是《牡丹亭》的词,也是充和演了一辈子的戏。

从一些资料依稀可以看出张氏与昆曲的历史之脉:

 

1949年,顾传玠与元和去了台湾,无意中也把昆曲带去台湾。顾传玠英年早逝,元和应邀赴美,与四妹充和、好友共同传播昆曲,孜孜不倦,直至去世。

 

1957年,昆剧《十五贯》曲谱出版,此书的编者之一即张家三子张定和。1956年陶金执导的同名电影《十五贯》中,原创音乐正是张定和,副制片主任则是韦布。演员中周传英、王传淞、华传浩、沈传锟等更是集一时之盛,其中不少都是张家的曲友。


1986年,七十八岁的张元和与七十一岁的张充和在北京登台演出《牡丹亭》,纪念汤显祖四百三十五周年诞辰。元和演柳梦梅,充和演杜丽娘。台下一位日本观众看哭了。他说,这是大家闺秀演绎大家闺秀的传奇,精彩、传神。当时一张剧照被俞平伯看到,他说这是“最蕴藉”的一张。张元和的一生似乎从来没有远离过昆曲,直到晚年时她还留下了一本标准、精致的《昆曲身段谱》。

 

一生所爱赋予昆曲,这是一个家族与昆曲剪不断的缘。

 

 

时代如洪流般裹挟着一切事物向前进,同时也不断冲击着一些传统的东西,很多优秀的历史文化都在那个时代被时间冲刷干净了,但昆曲却还依然能够唱响在21世纪,昆曲能够流传到现在,得益于一群人跨越时代的支持和坚守。

张家并不是一个个例,晚清民国时期,那时的苏州城内有很多像张家一样的家族,世代与苏州蜿蜒的水流为伴,在潺潺流水中,感受着江南文化的风韵。他们在那个年代触及到了一些“新东西”的气息,这些家族中的“开明之士”迫切地追求新思想和新事物,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他们的子女大多进入新式学堂读书。同时,他们也不断放弃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他们讲求一切时髦新奇的物件,一些人闲暇还爱唱唱昆曲。正是得益于这些江南世家的提倡与坚持,自晚清以来昆曲艺术才能够不绝如缕、薪尽火传,并伴随着这些深宅大院的子弟们成长而绵延滋生,香飘海外。

 

又想起香港非物质文化咨询委员会主席郑培凯说的一段话,想来也是对这群坚守昆曲、传承文化的人的最好描述: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安宁平和的社会,

回想他们经历的困难艰辛,

一个大家族在一片瓦解衰败中艰难地传承昆曲之声,

等待枯枝春发。

我们现在都会讲“不忘初衷”,

然而他们才真正是穷尽一生,

甚至好几代人,诠释着“不忘初衷”。

正是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一生爱好是天然”,

才可以在最困难的时候,

将昆曲的历史文脉薪尽火传,

历经风雨而弥坚,

使之生生不息、开花结果、千古流传。

 

(本文部分文字、图片整理自中国昆曲博物馆)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