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发轫于澜漕浦
诸家瑜( 苏州日报.2017/11/17 )
[正文]

昆剧,又称昆曲,昆曲以唱曲为主,昆剧以演唱为主,有唱曲,有表演,有人物塑造,有故事情节。昆剧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轫于明代昆山县积善乡澜漕浦地区(今昆山市周市镇境内)。

元末明初,昆山千墩(今千灯)人顾坚创立了昆山腔(简称昆腔)散唱形式。明代嘉靖中叶,以著名戏曲音乐家、新建(今江西南昌)人魏良辅为代表,对昆腔进行了第一次改革。魏良辅在流寓太仓期间,创制了以清唱(即冷唱)为主的“水磨调”,由此建立了昆腔歌唱体系,被称为昆曲,又称水磨昆曲。这一新兴的唱腔,很快就流传到全国各地。不久,著名戏剧家梁辰鱼及其志同道合者,又对昆腔作了第二次改革,完成了由清曲走向剧曲的转折。嘉靖四十一年至四十四年(1562-1565)间,梁辰鱼“考订元剧”“自翻新调”,在家乡完成了中国第一部专门为昆曲创作的传奇作品《浣纱记》。

《浣纱记》是根据明代传奇作品《吴越春秋》而改编的昆剧剧目,又名《吴越春秋》,由梁辰鱼组织教习演练,约在嘉靖、隆庆之交时搬上舞台。隆庆二年(1568),汪道昆在好友王世贞家首次观摩了这部新剧的全本演出,并赋《席上观<吴越春秋>有作凡四首》。

汪道昆,歙县(今属安徽)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抗倭名将。王世贞,太仓牌楼(今浮桥镇)人,住太仓城内,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王、汪二人是促成梁辰鱼与抗倭名将戚继光交往结识的重要人物。

隆庆二年(1568),戚继光奉旨北调去训练蓟州、昌平、保定等地的士兵。临行前,汪道昆陪从“微服轻舟至”的他去太仓拜会王世贞,前后逗留3天。戚继光是在南方剿倭时与时任福建巡抚的汪道昆结为知交的,他与王世贞亦颇有交情。宾主相聚小袛园(即弇山园,在今太仓市长春路一带),谈笑风生,开怀痛饮,王世贞的胞弟世懋亦到场作陪。席间谈到昆曲,王世贞对戚继光说,最近昆曲又有了改革与创新,出现了用昆曲演唱的新剧种,开创者是他的堂侄、弟子梁辰鱼。一旁的汪道昆对梁辰鱼大加称赞,并告诉戚继光前不久他刚刚观摩了梁氏创作的新剧《浣纱记》。戚继光听说后很感兴趣,请王世贞引荐往访梁氏,甘愿折节下交。翌日,王世贞雇了条船,与汪道昆一起陪同戚继光,从太仓王宅出发,沿着杨林塘往西,一直摇到梁宅。后来,明张大复将“王元美与戚大将军继光尝造其庐”此事,写进了他的《梅花草堂集·皇明昆山人物传》卷八“梁辰鱼”里。

明时的梁宅,坐落在昆北澜漕浦畔。最初,这里是一片平原沼泽地,唯有一条叫“盛泾”(又称长泾、长泾河)的南北向河流,地属积善乡,唐宋时期就有人在此居住了。

宋时,梁辰鱼的先祖从河南迁徙昆山。至明代,梁辰鱼的高祖梁昱“登贤书,后选授平定州知州”,在澜漕浦置地建了新的宅院。其曾祖梁纨,成化七年(1471)乡贡士,通判漳州,后升泉州同知,又在澜漕浦添置田地扩建家园。梁纨生二子,长子鸣鹤,官至高唐別驾;次子鸣鹏(九万),嘉靖年贡生。“鸣鹤生子梁介……后因梁九万无子,梁介遂过继九万为后”。梁介平阳训导,生子女五人,梁辰鱼是其长子。

明中叶,澜漕浦开浚,东西走向,与盛泾之中段“十”字相交,嘉靖《昆山县志》卷三有载。这里是梁辰鱼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现梁氏故居就坐落在今周市镇横娄村梁家宅自然村内。梁辰鱼出身世族,早期家境宽裕,嘉靖后期家道中落,至万历已是“家无百亩之产”了。此时,梁宅所在地在万历《重修昆山县志》所附的《昆山县境界之图》上已标作“澜漕”,俗称“澜溪”,因盛泾将其分为两段,故东段称“东澜漕”,西段称“西澜漕”。明末,此地随着迁居人口的逐渐增多而形成村庄,村以河名,属积善乡第二保。清顺治二年(1645),明末清初学者陈瑚曾避乱于澜漕村。

雍正二年(1724),昆山县分置新阳县,澜漕村随积善乡归其管辖,乾隆《苏州府志》有载。嘉庆年间,里人陆氏出资在东澜漕桥北建造起一座木桥,跨盛泾,当地人称之为“陆家桥”。桥竣工后不久,陆家桥地段“脱离”澜漕村而形成小集镇,镇以桥名。后因昆山县也有陆家桥镇,为区别之,故又名“北陆家桥镇”。道光年间,澜漕村隶属不变,跨日、月两区(道光《昆新两县志》卷八),咸丰庚申(1860)后,因居民潮密,遂先后分置陆家桥、东兰巢、西兰巢、东新塘、新塘、西新塘、河泾、潘泾、荣家角、丰塘、葑塘等多个村落(清同治《苏州府志》卷三十)。但不知何故,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里只载“澜漕”一村名,而无“东兰巢”“西兰巢”等村名,民国时期的《昆新两县续补合志》亦仅载“陆家桥镇”“澜漕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一镇一村皆纳入陆杨镇版图,2003年12月20日陆杨镇撤销,杨林塘以南、皇仓泾河(旧名黄昌泾)以西的唐龙、新生、新江3个村并入玉山镇,原镇之东、北部的许家、超英、小泾、陆桥、横娄、新瑭6个村以及陆杨社区居民委员会并入周市镇。于是,有关梁氏故里就多了一种说法,即在今玉山镇新江村公园自然村东之梁家巷。其实,20世纪此地系陆杨镇东江村辖境也。


[阅读]:原文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