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线木头人”
柯继承( 姑苏晚报.2018/1/28 )
[标签] 木偶戏
[正文]

  仇英《清明上河图》中,有这样一个画面:在大街一侧已经失势的大户人家门口的台阶旁,有人摆演起木偶戏。

  木偶戏,是用木偶表现故事的戏剧,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古代多称傀儡戏。木偶戏所用的木偶,因表演时多由真人幕后或幕下用线索牵引(北方称“提线木偶”),所以苏州人习称为“牵线木头人”,又称“牵线木人”。牵线木头人,早就成了苏州专用方言,并出现在小说中:“到了这个地位,也教无可奈何,只得耐住性子,做一个牵线木人,让喜娘们牵来牵去。”(《九尾狐》第四回)用的正是“傀儡”本意。

  木偶戏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据考已有2000多年历史。1978年底,在山东莱西县岱野村东的一座西汉墓中,发现了一件比真人略高,全身都能活动的“木偶人”。出土时,木制骨架已散乱,除腹部一些细小骨架腐朽外,其余部分均可复原。它全身机动灵活,可立可坐,整体由13块木条组成。旁边还有一根银条,当是用来操纵提拉用的:证明了汉代已有了提线的活动木俑存在。汉灵帝时,民间已有作傀儡、唱挽歌的风俗。而被专家论证为“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的木偶戏,在文献中多有披露,如《三国志·魏书·杜夔传》注引傅玄序时就提到,当时著名巧工马钧就制造了会表演种种杂技的木人:“做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垣倒立,出入自在”,“变巧百端”。隋唐时,木偶戏有了很大发展。唐玄宗被李辅国迫迁西内宫,还用“木偶”来比喻自己“软禁”后被人摆布、冷寂无趣的窘态:“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见《明皇杂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在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第206号墓清理出的初唐傀儡,更以实物证实:初唐时,西域也有了傀儡戏的存在,而且是有故事、有情节的正式戏剧表演的存在。

  苏州昆山巴城镇有绰墩、傀儡湖等地名,就与唐宋以来的木偶戏剧有关。原来唐代天宝年间,知名的演艺家黄幡绰(黄番绰)就是昆山巴城人,他与李龟年、仇大娘齐名,生性诙谐、风趣,巧舌如簧,能歌善舞,他与诗人张徽联袂出演的参军戏(类似相声的古代曲艺)更是风靡长安,黄多次用幽默话语讽谏唐玄宗,很受玄宗宠爱。安史之乱时,宫廷成员多随玄宗入蜀,唯独黄幡绰只身回到老家,收徒授艺,教习歌舞曲艺。他传唱的歌调,是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俗称嘌唱,即干唱,迂徐委婉,细腻绵糯,这便是后被称作水磨腔昆山腔的正声,形成一种流派。(明代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在《南词引正》就说:“惟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黄幡绰过世后,就葬在村前的土墩上,后人称该高埠为“绰墩山”。(绰墩山约高出地面6米左右,南北长70米,东西宽30米,面积约2100平方米,由于建设需要,1982年-2004年,先后7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各类古遗物1300多件,又检测马家浜文化层古水稻田获得的碳化米粒,证实了6000年前先民们已把野生水稻择优选良培育食用,从而进一步证明了水稻起源地在长江流域。2006年5月,绰墩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时戏曲艺人尊黄幡绰为戏曲“元祖”,民间戏班子经常到绰墩山演戏以示缅怀,到了宋、元年间,这一带更是盛行傀儡戏。而黄幡绰生前所住的村庄所在,已沉陷为湖,故名为傀儡湖。

  二

  木偶戏种类很多,单在宋代就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水傀儡、铁枝傀儡、药发傀儡、肉傀儡之分,其中杖头傀儡与悬丝(提线)傀儡比较普遍,后代也有所流传和发展。规模上,也有大有小。规模小的有所谓“扁担戏”。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围布作房,支以一木,以五指运三寸傀儡,金鼓喧阗,词白则用叫嗓子,均一人为之,谓之扁担戏。”即由艺人肩挑扁担而得名。扁担一头担箱笼,一头担蓝布囊,艺人手提大锣,边敲边沿街招呼生意。当老人、小孩及其他路人围上来时,即打起围场,支起戏台,开始表演傀儡戏了。戏台极为简单,往往靠墙靠柱支起扁担,围上蓝布围子,将艺人和箱笼都围在里面,艺人边敲锣,边取笼中木偶,嘴衔着口哨,模仿表演戏里各种角色。例如用自己本嗓扮演男性,用口哨尖锐声演女性,声音加粗演老者,尖细发声演童子,并多在戏事表演到紧要处和关键时刻,借戏中缘由,伸出小铁盆等容器向观众索要钱两,或说:“赶考缺路费了”,或说“没钱吃饭走不动了……”观众欲知后事,纷纷解囊投钱,这就叫“彩钱”,艺人收了钱,再接表演。这种扁担戏,北方又称“苟利子”。《燕京岁时记》说:“苟利子,即傀儡戏,乃一人在布帷之中,头顶小台,演唱《打虎》、《跑马》诸杂剧。”《一岁货声·耍傀儡子》也说:“耍傀儡子,一人挑担鸣锣,前囊后笼,耍时以扁杖支起前囊,上有木雕小台阁,下垂其蓝布围,人笼皆在其中。笼内取偶人,鸣锣衔哨,连耍带唱,有八大出之名:《香山还愿》、《铡美案》、《高老庄》、《五鬼捉刘氏》、《武大郎诈尸卖豆腐》、《王小二打虎》、《李翠莲》、《钟馗嫁妹》。”

  仇英《清明上河图》中的木偶戏,属于规模较大的,打锣吆喝及蓝色布围子中的艺人两相分工了,桌面褐色平台上级别较低的蓝袍官员,正向穿红袍的高官打恭作揖,说明布围子中的艺人正通过杆杖或提线予以操纵木偶表演了。

  规模更大的,则台面更大,人物更多,不仅有打击乐,还有人操弦乐,北方特称“大苟利子”,较少见。

  三

  值得注意的是,旧时江南民间多有木偶戏班,由于多表演昆曲艺术,又称木偶昆曲(又称昆曲提线木偶剧),它是昆曲的又一种表演形式,采用人、偶同台的形式,表演时,演员一面手提十多根线操纵手中的木偶,一面配唱昆曲,表演者既要能唱昆曲,又要会操作木偶,以线传情,以木偶的动作神态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感,所谓“双手提活生旦净丑千般态,一口唱妙喜怒哀乐百样声”,将典雅华丽、婉转细腻的昆曲和民间木偶技艺融为一体,真可谓雅俗共赏。但是,昆曲正式成熟是在明末清初,仇英所在的明代中期,木偶戏表现的应是昆曲的前身——南戏戏文。毋庸置疑,它就是之后在江南、在苏州流行的木偶昆曲的雏形。由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通常认为的木偶昆曲创建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的说法,其实可以提前好多年。既然仇英笔下已经有了表演戏剧的木偶戏,当昆曲在苏州盛行时,木偶昆曲也一定应运而生了。谈论木偶昆曲与昆曲同步发展或许稍嫌武断,但一定不会太迟,因为木偶戏有它便于“走街串巷”的优点,它更能适应平常市井的需要,它的生态空间在当时比豪华舞台来得更大。

  木偶昆曲在昆曲的故乡——苏州,理应有它的辉煌时期,可惜未见有文字记载。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出生于昆曲世家的顾笃璜先生,从老艺人汪双全处获知了:吴江县(今苏州吴江区)七都尚有木偶昆曲“姚家班”,虽停业已久,但从事木偶昆曲的老艺人尚有几位健在,他们不仅提线木偶技艺高超,而且昆曲唱腔均很规范,还能按照纯正的昆剧风格为演出伴奏。经顾笃璜先生寻访和推荐,当时就有姚氏弟兄等8人被聘请到苏州,安排在苏昆剧团任教。

  1986年,在吴江民间文艺普查中,吴江七都吴越村洪福木偶昆剧团的资料终于被完好挖掘并记录在案。原来,在江浙一带颇有名气的洪福木偶昆剧团就是创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姚记保和堂”(俗称姚家班),新中国成立后才更名洪福木偶昆剧团,鼎盛时有16名演员,能轮番上演《长生殿》、《白兔记》、《邯郸梦》、《劈山救母》等百余出戏,可表演五色彩灯、射箭、吸烟三大舞台绝技。上世纪六十年代,剧团大部分人员回乡务农,演出活动随之停止,木偶昆曲几乎失传。2002年,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木偶昆曲才又受到重视。2004年,吴江七都镇重建木偶昆剧团,木偶昆曲的项目传承工作正式启动。2005年,木偶昆曲被列入第一批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姚氏兄弟中唯一健在的姚五宝老人被选为昆曲木偶的苏州市级传承人。


1


2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